有着五百多年历史的闫家山村位于青岛市北区最北端,东至重庆南,与李沧区接壤;西至商丘,南抵洛阳,拱卫市北区腹地;北临李村河,与李沧区隔水相望。这里点燃了青岛近代史上的“第二火种”,也是“地秧歌”的发源地。本期“飞越青岛·瞰乡村”栏目,记者将带您飞越闫家山这片热土,感受地秧歌的魅力。(齐鲁网记者 辉 摄影报道) 有着五百多年历史的闫家山村位于青岛市北区最北端,东至重庆南,与李沧区接壤;西至商丘,南抵洛阳,拱卫市北区腹地;北临李村河,与李沧区隔水相望。这里点燃了青岛近代史上的“第二火种”,也是“地秧歌”的发源地。本期“飞越青岛·瞰乡村”栏目,记者将带您飞越闫家山这片热土,感受地秧歌的魅力。 据闫氏族谱记载,明洪武年间,闫氏先祖兄弟4人“捧檄”从云南盐甒,徒居山东,其中两人分别在闫家山、闫家岭定居立村。经数百年繁衍生息,至晚清时期该村已成为当地一较大村庄。 银杏树左右各一棵,矗立在大殿的正前方、大门的地方。按照传统,被称为一棵雌树,一棵雄树。雌树在抗日战争中受到很大,解放后慢慢死去。 在闫家山村577号,有一座不起眼的房子,但在青岛近代的历史上,这里又是一个特殊的地方。1926年,闫家山支部在这里建立 ,点燃了青岛近代史中的“第二火种”。 由于学拳练武受局限,村民在清朝时期就探索将地功拳技法与传统的扭秧歌融为一体,独创了一套男女老少适宜的地秧歌。 由于学拳练武受局限,村民在清朝时期就探索将地功拳技法与传统的扭秧歌融为一体,独创了一套男女老少适宜的地秧歌。 进入新世纪,村里成立了闫家山地秧歌艺术团。每人添置4套演出服装,购置腰鼓、乐器、道具等,将闫家山地秧歌整装一新,使这一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传统文化奇葩枯木逢春,焕发生机。 进入新世纪,村里成立了闫家山地秧歌艺术团。每人添置4套演出服装,购置腰鼓、乐器、道具等,将闫家山地秧歌整装一新,使这一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传统文化奇葩枯木逢春,焕发生机。 从大家的一招一式中,地秧歌展现了闫家山传统文化发展的足迹,勾起了人们对童年时光的无限回忆,如今闫家山人要将这传统文化,一代又一代延续下去,裨益当今、惠及后世。 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