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女儿在重点中学上高二,暑假结束就要升高三,其实她成绩还不错,在班上排到十名左右,就是不太稳定,高考可是一分也会淘汰无数人的,容不得半点疏忽。最主要的是,她不够用功,心思不全在学习上。 初中时她就喜欢过一个我说不上名字的韩国组合,初三我过她的碟片,答应她中考结束还给她,那时她小,虽然不高兴还不敢说什么,后来中考考得不错,我全还给她了。从高一开始,她迷上韩国明星金秀贤,没事就泡在网上,加入影迷会,做什么会长的。到了高二那个《来自星星的你》红了以后,她更迷胆子也更大了,跟我们,和同学一起偷偷跑到外地看金秀贤。被我发现后,我气得撕掉两本她从网上买的明星,她竟然大哭大喊跟我吵,说我不尊重人,她的生活,把我气死了。 之后她跟我冷战,一个月都不更我说话。她意识不到自己行为的严重性,多影响学习影响成绩,也不懂得父母的苦心,不仅没有改变,而且像跟我有仇一样。她爸爸不管她的学习,又比我惯她,弄到最后就我是她的仇人。说实话,我上学时也喜欢过周润发,他爸爸喜欢费雯丽,当时我还有同学是罗大佑的歌迷,但我们那时哪像他们现在这么迷恋,最多看看电视电影买买,也不敢做出格的事,更不会这样顶撞父母。 她爸爸说我太紧张,但我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她现在是年轻,不知天高地厚,再这样下去就是自毁前途。还有一年就高考了,时间不等人,再不抓紧,难道以后再后悔,她现在不懂,总有一天会感谢我——我跟她这么说。她回我说,现在以后才会后悔,现在不懂以后也不会懂。我真是无语,真不知道用什么办法才能让她头脑过来,不这么。 做妈妈的心情我了解,孩子眼看一年后就要高考,还把一部分精力放在追星上,真是不知轻重缓急,难怪你这般焦虑。 但面对你,我很“惭愧”。坦白说,我自己就是歌迷,周华健的歌迷,24年的老歌迷。24年前的我,也是高二,成绩不如你女儿,我房间的墙上贴着3张周华健的海报,其中一张是我下晚自习后跑到一家新华书店偷偷揭下的,高中期间唯一一次逃课(晚自习)就是为了躲在家里看周华健的电视。可算是“斑斑”。 那时,我的父亲反对我追星,理由也是怕影响我学习,每次放到周华健,他就立刻地,硬生生地调台。那时节不像现在资讯这么发达,人人都是自,当时的途径仅限于电视、和,能在电视上看到自己的偶像常难得,非常幸福的事。时至今日,我还记得自己硬忍住眼泪,装作不在意的样子。我和父亲的关系越发恶劣。我的心里充满了不被认可、不被理解,被、被之后的受伤与,辛酸与苦涩。 经历了这些,我没能更明白大人的意图,学习没有变得更有动力,更集中注意力,反而照样心不在焉,照样叛逆,继续悄悄戴着听歌,继续跟大人,同时怀揣着种种消极、负面的情绪。 35岁时,有一次华健邀请我全家坐上他的商务车,给我儿子林恳清唱了一首《义勇军进行曲》——对,就是中国国歌。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的偶像是位既有才华又努力的音乐人,他的作品带给人们与慰藉,也为他在所在的领域赢得了应有的成就与声誉,同时,他拥有健康的形象,拥有幸福的家庭。我为自己是他的拥趸而自豪。 还因为,他是我的榜样。像他一样,我有自己的梦想,我有自己努力的方向,有自己前行的目标,身为普通人,我有我的精彩,我要让他为拥有这样一个歌迷而骄傲。我,为自己骄傲。 像很多父母一样,你不愿孩子的人生有任何闪失,你的生活经验和阅历远远超过女儿,你看到了她看不到的危机,担忧她终有后悔的一天。你为女儿规划的人生如果她言听计从,那一定像绑上安全带一样保险。可是事与愿违。 既然她没有能力处理自己的生活,接下来,你开始行动,强制、甚至她的心爱之物——当然,都是为了她好,以后她会懂的。她更小的时候,这方式还算,可是,现在的她不仅全不领情,而且情绪激动,反弹强烈,亲子关系也跌入冰点。 打个比方,你像一个好心好意要为别人房间,不经同意,的热心人。这样的好意,在对方看来,是逻辑——实质上是种行为,了对方的内心世界,价值。 价值被否定,促使对方启动“价值”;一再,激起了“禁果”;三番五次,又触发了“超限”——三大叠加,结果可想而知。 不是说你的担心毫无道理,高中阶段时间宝贵,玩物不免丧志,重点是如何有效地解决。上古时期,大禹之父鲧用“堵”治水,洪水9年不退,轮到大禹,他采用了“疏”的新举措,最终将肆意的洪水驯服。咱们智慧的老祖已经发现,凡事若论解决之道,宜疏不宜堵。 孩子的问题,首先是父母的问题,孩子的成长,首先要父母成长。那么,勇于成长的父母,先要疏通自己的心。 你的女儿追星真的是一件不知天高地厚,自毁前途的事么?事实上,偶像是不分时代、不分种族、不分年龄的一种普遍现象,多发生在青少年时期。这个阶段“”发展迅猛,虽然远不够成熟,但体会到更多力量和更大需求,父母已不再能担当遵从模仿的对象,反而更像前行的阻碍。此刻,偶像能更好地满足的心理寄托,成为行为样本的载体,经由赋予其意义,再按照的方式相信并效仿。回顾人生,最让我们心驰神往的面孔,最让我们感慨万千的旋律,总是出自青春的记忆。 你也说自己年轻时(换算下来是八十年代)做过影迷,同学也曾是歌迷。你们不像时下的年青孩子那么迷恋,这与时代背景、社会文化、传媒水平都密切相关。比如当时没有“歌迷会”这种事物,互联网更是天方夜谭——和当下难以同日而语。今天的青少年,从心理到眼界也无法和30年前相提并论,60的你不敢出格,70的我只敢晚自习逃课,8090的孩子则会结伴去外地追星。身为成年人和妈妈,我明白你的焦虑不安,身为咨询师,我达观地看到年轻一代的自主,敢于尝试,甚至羡慕他们张扬沸腾的青春。 既是未成熟的年纪,希望当事人时刻保持,像成年人那么成熟稳重,老气横秋,那么“不发少年狂”反而不合情理。 的对象往往是在某个领域获得一定成就的人士,其为人处事、经历遭际不乏可圈可点之处。青少年受暗示性强,模仿性强,可塑性强,成年人不失时机地加以引导,很可能让偶像成为他们努力奋斗的范本。 比如你女儿的金秀贤,是一位拥有天赋又很勤奋的演员。在母亲的下,自小腼腆的他选择了学习表演来突破,从此演艺之。高中三年的学校调查表“理想”一栏里,他都填着“演员”二字。拍摄电视剧《来自星星的你》之前,他已有多部作品斩获大,为演好生活了400年的外星人,他甚至去物理学。 虽然年轻,出众的演技已使他成为口碑和杯,票房和收视的大赢家,同时他自信、爽朗、诚恳、谦和的个人形象,也收获了同行和观众的赞誉。后积薄发,一部《星星》创造了他在亚洲乃至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数次被中韩两国领导人在重要场合提及,今年的南京青奥会和仁川亚运会相继邀请他参加开幕式表演。 因为被他的演技吸引,他的大部分作品我都曾看过。在我看来,他不是靠外表,而是真正有实力,有努力,有梦想的人。 不分皂白地否定孩子的选择,就像堵住青春的洪水一样,后果难免是情绪失控的泛滥。想要让她信服,与其堵,不如疏。换作是我,会去了解孩子的偶像,了解孩子为什么他,发现他的过人之处,放下身段放宽,与孩子一同欣赏,在过程中因势利导,孩子从他的经历中收获前进的力量。 这样的我,会和你女儿聊得很愉快,被她所接受,进而获得她的信任吧。这样的我,能去懂她,也显得贴心。 这样的你,不再像仇人一般面目可憎,而是懂得尊重和包容的睿智妈妈。这样的你,和孩子在一条战线,说话便有了分量。 此时再和孩子做个约定:给她一定的信任,允许她保留自己的心理空间,不再或她的个人物品;她珍惜有限的时间,合理计划,劳逸结合,不反对她继续参与歌迷会事务,但要减少精力时间的投入(比如每天为此上网半小时);在高考前不再发生去外地追星等行为,高考之后的暑假期间可由她安排。 有时我想,如果当年我的父母能这样对待我,年少的我大概会让他们更放心,今天我的记忆也会好得多。 青春一去不返,机会只有一次,年轻可能会后悔,暮气沉沉地度过也许更后悔。堵住青春汹涌的热流,不如我们开沟掘渠,它向更广阔的方向奔涌,让激流成为浪潮,汇进生命的大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