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大作《》的原著小说作者姜峰楠(Ted Chiang)曾说起过他创作短篇的方法:想好一个主题后,他会先写好结尾,然后反推觉得合适的开头,。然后再想中间可能发生的事,想办法把两头连起来,类似一个连线游戏。所以他的作品没有标准化的模块分解,因为他不在乎,最重要的是把两头连起来。 听科幻作家亲自聊聊自己的创作过程是每个科幻迷梦寐以求的事情,但是想要真正了解一篇好故事的诞生,骨灰级科幻迷会告诉你:你一定要亲手写一写之后才会知道。 理解科幻之美,需要理解创作的规则和方法。现在,未来事务管理局手握来自美国冈恩科幻研究中心的大纲,携手了第一期线上科幻写作班。 在课程前半段,会有国内一线科幻作家为你讲述科幻历史,不时夹杂着名作家——阿西莫夫写不出文就换打字机,海因莱因当年在上连载的小绝美艳妇说其实很一般,等等。同时,还会为你列出最新科研:夏眠学说、基因工程、人造器官……带你大开脑洞。 后半段的课程重心将会转移到纯文学写作技巧,分析语言、修辞、结构,老师对你提交的故事创意进行批改,带你创作出一篇全新的科幻作品。 提起写作,你可能以为这是一个非常需要天赋的技能,而且没有地方能够学习,但事实并非如此。在美国,为期一个月左右、由专业科幻作家进行授课的写作班已经风行了50多年,目前美国科幻工作坊俨然成为造星工厂,号角工作坊、奥德赛工作坊、冈恩科幻研究中心等著名课程的毕业生,很多都已捧回雨果和星云。 2016年,未来事务管理局将国外科幻写作班的模式引进到国内,带职业科幻作家走访高能物理所等科研机构,了解前沿技术,积累写作素材。 17年7月,他们又结合美国冈恩科幻研究中心的教学大纲,了第一期面向普通科幻爱好者的写作夏令营。 结课后,创研部编辑们收到的反馈分成了两拨——零经验的新手认为,这门课了他们对科幻的认知,有写作经验的则普遍表示“走出了对表达的”,找到了标准化的写作流程。 课后评论说:“我是一名三甲医院的小医生,平时做的最多的是科研以及科普,然而从这两个向科幻的跨界是难度巨大的。未来局的写作营三周的时间内,我在每天刺激的手术和科研之余总共写了3个故事,1万+6千+6千字……用我的话说,有一种收获叫做‘以为自己收获很大’,这并不在于你的作品有了多大的改变,而在于老师们、同学们的每一句话,似乎都像一颗种子一样植入你写作的基因当中,它可能会在未来某个时刻突然发芽,让你体会科幻以及写作所带来的。” 最终,未来局第一期写作营收获了15篇达到水准的小说,确认收稿5篇,并通过第一期,试验了课程的合。 现在,未来局和分答合作将科幻写作课搬到线天的课堂上,专业的科幻作家将会带你深入了解科幻,让你天马行空的想象绽放开花朵,让你能够第一次写出属于自己的科幻小故事,并让这个故事,创造着未来的新世界。 李兆欣,网名兔子瞧,有着20年科幻阅读历程、12年科幻评论历程,唯一被冠以“科幻圈死评论家”称号,现任未来事务管理局合伙人、科幻评论家、《美国年度最佳科幻小说集》、科幻圈资深野生评论家、“彗星科幻”主编、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科幻专业委员会(科幻苹果核)委员。 陈楸帆:“我第一次拿起笔,写下心里的故事时,就像一个在黑夜前进的旅行者,寻找微弱的灯光来前行。现在我们有了未来局的线上写作班,科幻写作就像升级打怪一样有趣了起来。” 暗号:“不止可以培养作者的写作技巧,而且能对接一线的科研资源,并且对科幻作品如何进入市场也有一套自己的方案,帮助作者打通产业中的沟通障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