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本站,如有需要请联系我们
数码信息网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维护保养

各部队依法开展装备维护保养工作的几段经历

作者:佚名 来源:未知 日期:2023-2-14 16:48:39 人气: 标签:装备维护保养
导读:武器装备是军人的“第二生命”。时刻保持武器装备“健康”,是提升战斗力的前提和基础。有关明确,部(分)队必须严格执行装备管理的有关法规制度,加强日常管理,防止

  武器装备是军人的“第二生命”。时刻保持武器装备“健康”,是提升战斗力的前提和基础。有关明确,部(分)队必须严格执行装备管理的有关法规制度,加强日常管理,防止装备丢失、损坏、锈蚀、失效和霉烂变质,装备始终处于良好状态。各部队应当经常进行爱装管装教育,引导官兵树立意识,依法管装用装。同时,依规做好装备维护保养,做到按照规程操作、依据标准维护,纠治随意而为、偷工减料、忽视细节、心存侥幸等问题,将装备维护保养工作覆盖到每一件装备,精细到每一个零部件,确保武器装备随时能在实战中发挥最大效能。

  滇中腹地,寒风凛凛。1月底的一个深夜,第75集团军某旅榴炮一营夜间轻武器实弹射击考核正火热进行。

  “卧姿装子弹!”接到命令,受考官兵迅速对“敌”展开射击。然而此时,一名战士报告“夜视仪坏了,看不见靶标”。

  营长邹华立即检查这名战士的夜视仪,发现外表无损坏、卡槽安装到位。进一步检查,终于找到了问题所在:夜视仪电源电量已耗尽。

  换上新电池后,夜视仪恢复正常。虽然问题解决了,可这名战士因未能在时间内完成射击,被判定为不及格。

  复盘检讨中,邹营长得知了事情原委。原来,当天上午训练结束后,这名战士只是对和夜视仪进行擦拭保养后便,没有按照装备使用相关取出电池,且未将电源旋钮归位。连队干部想到晚上训练还会用到此装备,后期检查时只是表面过了一遍。到了晚上,这名战士领取装备后检查外表无问题便立即参加考核,殊不知电源电量已经耗尽。

  营党委感到,平时开展训练,一些常用装备使用比较频繁,出现问题的几率相对较高,更应该依法依规维护保养到位。但实践中,个别官兵认为常用装备使用相对简单,抱着“都会了”“没问题”的心态,在装备维护和管理过程中有时会忽视细节、掉以轻心。

  该营深刻汲取教训,从思想源头入手,集中全营开展爱装管装教育。同时,利用车炮场日等时机对装备进行随机检查,抽查官兵装备保养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时查缺补漏,助力官兵将依法管装用装思维落实到练兵备战实践中。

  第75集团军某旅副旅长张律力:有关明确,装备除定期检查外,在使用前和使用后,必须进行检查。在装备维护检查过程中,个别单位和官兵还存在不细致、打折扣的问题。各级要组织官兵学习《军队装备条例》等法规制度及装备维护保养具体要求,引导官兵熟悉装备性能、规范操作流程。相关部门要加强对问题的纠治解决,督导形成管装用装良好局面。

  第75集团军某旅榴炮一营员刘光镇:装备管理无小事,小小一块电池出问题,训练中可能只是导致不及格,战场上却会酿成大问题。究其原因,是个别官兵依法开展工作的意识不强,在落实装备管理制度方面要求松懈、把握不严。我们必须依法依规做好装备维护保养,细致入微不打折扣,切不可有半点疏忽大意。基层带兵人应当严格把关,查找隐患苗头,抓好制度落实,将问题止于未萌。

  喀喇昆仑,茫茫雪域高原腹地,气温低至零下40多摄氏度。1月中旬,南疆军区某火力团一次全员全装紧急拉动演练正如火如荼进行。

  一声令下,战车轰鸣,车辆依次启动跟进。然而,编组中的一辆战车迟迟未见挪动。经检查,是由于蓄电池中的电解液冻结造成电量不足,导致车辆无法启动。最终,他们只能选择备用车辆。

  事后,团机关调查发现,冬季低温会直接影响装备的技术性能。前期保养中,个别驾驶员只是用配发的保温毡盖住车辆发动机等重要部位。在每次启动前,少数官兵还习惯向进气管或空气滤清器喷入低温启动液,以便车辆快速启动。殊不知,经常使用低温启动液对发动机损伤较大,甚至可能引发爆燃爆震。

  该团对演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复盘检讨。大家分析认为,高原自然恶劣,个别人员在装备保养过程中依然沿用常规惯例,未依据现实条件及时调整方式方法,甚至违规操作。比如,在低温条件下,保养机件连接部位时仍用湿布擦拭,造成连接处结冰;发动机冷却系统未及时加注防冻液,导致发动机故障等。

  发现问题,立即整改。该团组织官兵对特殊下装备保养要求展开深入学习,并邀请介绍高原严寒地区装备维护保养的经验及处理突发情况的办法,提兵依法依规开展装备保养的能力水平。近期,该团按关组织协调搭建保温车棚,配发恒温取暖器、棉质车头罩等保温设备,确保各类装备在高原严寒条件下保持良好性能。

  南疆军区某火力团团长唐马波:有关要求,必须按照编配用途和技术性能使用装备;必须掌握装备的技术性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在低温和严寒地区,应当按照技术要求和时限,加强对装备的抗寒保养。相关部门要规范装备保养流程,细化各类装备在不同季节、天气条件下的保养标准,及时为装备配发专门保养工具。

  南疆军区某火力团装备保障股股长孙奎:装备来到高原以后,会面临“趴窝”“迟钝”等问题。我们要加强装备管理相关教育,督导官兵学习掌握特殊条件下装备维护保养的方法。官兵也应主动克服困难,依法管装用装,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开展装备保养工作。加强保养过程中的性能检测、调试,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总结整改,更新调整保养方案,为战斗力建设提供坚强。

  “此次战备装备维护保养,摩步二营工作效率高,为演练做好了充分准备……”1月下旬,第82集团军某旅安全检查讲评会上,摩步二营装备维护保养工作得到了上级肯定。

  去年9月,摩步二营作为模拟蓝方参加实兵对抗演练。演练开始,各任务分队迅速构筑工事和掩体。在构筑车辆掩体时,一台挖掘装载机机械臂出现故障,性能明显减弱,车辆掩体构筑未能在有限时间达到预定标准,导致通信车辆。

  演练结束,修理班对挖掘装载机进行检查,发现挖掘装置及支腿各铰接处注油点未按要求注入润滑脂,导致机械臂故障。

  梦见钱被盗

  演练前已对所有参演装备进行了专项维护保养,为何还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复盘总结时,大家深切感到,平时经常的装备,大家能做到认真保养,但对于一些长时间封存的战备装备,由于不经常使用,开展保养时容易蜻蜓点水,导致一些潜在故障被忽视。这次演练前的挖掘装载机保养环节,几名修理人员只是着重维护了工程车辆底盘,没有对上装进行保养,才导致问题出现。

  这次教训,让该营官兵对战备装备维护保养有了深刻认识。他们成立装备维护保养研讨小组,依照条令条例、使用教材等,对维护保养方法进行演示教学。同时,通过组织全员全装拉动演练,检验各连装备保养情况,提升装备保养质量,使不常用的战备装备始终保持“箭在弦上”的状态。

  第82集团军某旅装备管理科科长张超:相关教程中对各类武器装备保养细节都有明确,可由于部分装备较少,个别官兵未能严格按照要求进行维护保养,导致装备带“病”上场。相关部门和单位要注重组织人员研究分析战备装备的技战术性能,帮带基层提高保养质效。演训场上,要紧贴实战,全面检验装备作战效能,确保所有武器装备始终保持最佳状态。

  第82集团军某旅摩步二营火力连连长寇晓宇:战备装备技战术性能关乎战场成败,战备装备保养就是保战斗力。这个典型案例警示我们,装备不常用绝不是维护保养不到位的理由。针对查找出的装备保养中常被忽略的问题,我们一定要依法纠治,按相关法规从严从细做好装备保养工作,提升每一件装备的实战效能。

  记者14日从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获悉,截至目前,被誉为“中国天眼”FAST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已发现740余颗新脉冲星。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解读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

  这是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20个中央一号文件。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当天就文件进行了全面解读。

  我国可再生能源呈现发展速度快、运行质量好、利用水平高、产业竞争力强的良好态势,取得了诸多里程碑式的新成绩。

  21世纪以来第20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13日由受权发布。文件提出,守牢确保粮食安全、防止规模性返贫等底线,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ChatGPT应用了“基于人类反馈的强化学习”训练方式,用人类偏好作为励信号训练模型,促使模型越来越符合人类的认知理解模式。

  2月10日,远在火星执行全球遥感科学探测任务的天问一号火星环绕器,迎来了“上岗”两周年的日子。航天八院专家介绍,天问一号火星环绕器配置了高分辨率相机、中分辨率相机、次表层探测雷达等7台科学有效载荷,用于实施科学探测。

  2月11日,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七次全员代表大会在以线下线上结合的方式召开。大会授予宋南平为名誉理事长,授予赖茂生、卓培荣、刘泽林、邓炘炘、周铮、李宪、黄安文、刘民朝、宝泉、石宝新为荣誉理事。

  能在空中飞行,也能在水中畅游。小小的飞行器可以轻轻松松做到水、空无缝切换。近日,一项名为“TJ-FlyingFish”(同济飞鱼)的水空跨域巡航器原型机,先后被《新科学家》、New Atlas等国际科技报道。

  自2022年11月30日顺利进驻空间站组合体以来,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已在轨工作生活两个多月,先后完成科学实验机柜解锁与测试、应用载荷货物出舱、空间站及载人飞船设备巡检等工作,并开展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试)验。

  同时,飞秒激光调控的迅速“开关”特点也为进一步探索拓扑物态、关联物态(磁性、超导等)的瞬时调控奠定了重要基础。

  目前湖南全省企业开复工率已达96%,高于2019年同期水平,14个市州有关县市区、园区的重大项目正集中开工。

  目前,陕西已成功繁育朱鹮10余代,建立人工繁育种群5个、野化种群6个。在陕西之外的9个人工繁育也相继建成,通过野化放归,将朱鹮重新引入历史分布区,建立可维持的野生种群。

  春回大地,“耕”新。在眼下的春耕备耕和设施化种养中,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5G通信等数字技术正“大显身手”。

  

共有:条评论信息评论信息
发表评论
姓 名:
验证码: